党旗飘飘
党政理论 党建园地 党员风采 专题活动
百年记忆——今日党史(十九)
点击率:12329 添加日期:2021-03-25
中华苏维埃全国第一次代表大会

      1931年9月初,中央苏区成功实现了第三次反“围剿”,形成拥有21个县,5万平方公里土地,250万人口和5万名红军的广大根据地。同时,国民党内部由于矛盾分化,暂时无力组织新的“围剿”,苏区获得了一段相对和平的发展时期。这给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创建提供了有利的客观环境。
      中共中央于9月20日作出决议,成立苏维埃全国临时中央政府,各苏区届时选派代表参加中央苏区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红色政权的诞生

      1931年11月19日,太阳初升,朝霞笼罩着赣南东部重镇瑞金。胸前佩戴“大会代表”证章的出席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代表,从民房、帐篷里出来,朝叶坪村里的一座谢家祠堂走去。
      谢家祠堂又高又大,始建于明朝,那木柱、木壁都已变成棕褐色,今日却热闹非凡。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正中挂着一面红旗,旗上缝着一颗黄五角星和斧头镰刀图案,右侧是马克思像,左侧为列宁像。挂着的红色横幅上写着“工农炮垒”、“民主专政”。主席台前大木柱间扎着三道彩门,悬空挂着彩球,中间彩门上嵌着金色五星,上面写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字样。左边和右边台柱上有一幅对联:“建立布尔什维克的群众工作”、“学习过去苏维埃运动的经验”。上下厅内挂满了三角彩旗,“拥护全苏大会”、“工农当家作主”的条幅标语举目可见。
      这天,是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的第十三天,也就是在前几天的会议中,代表们表决通过了苏维埃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土地法、劳动法和经济政策等法令。
      进入会场后,代表们依旧像往常一样,在入口处的台桌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后,按序坐到厅内的木条凳上。
      8时许,当日大会主席团值日主席周以粟、梁柏台、曾山、陈正人等走上主席台。片刻,大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周以粟宣布:“今天进行大会选举。”接着,周以粟将63名中央执行委员候选人的简历逐个作了介绍。选举以举手表决的方式进行,对63名候选人逐个举手表决,用了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
      最后,周以粟宣布:63名候选人全部当选。雷鸣般的掌声顿时响起,持续了十几分钟。同时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宣告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这个由63人组成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堪称最为精干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11月27日,中央执行委员会在叶坪村的樟树林中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毛泽东以全票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当选举结果出来后,会议主持人任弼时大声提议:“现在请毛主席讲话。”听了任弼时的提议,委员们开始一愣,片刻,大家的目光一齐投向了毛泽东随即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从此,人们开始称呼毛泽东为“毛主席”。
      毛泽东站起来朝大家挥了挥手说:“同志们,我们过去握锄头把子,扛枪杆子,今天又要握起印把子。过去我们只会种田,会做工,后来学会了打仗,现在还要学会治理国家。”毛泽东接着说,我们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实行的是苏维埃代表大会制。他特别强调道:“工农群众的意志,是苏维埃国家权力机关的唯一源泉。”当日,毛泽东挥笔题词:“苏维埃是工农劳苦群众自己管理自己生活的机关,是革命战争的组织者与领导者。”当时出席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代表共610人,他们都是来自中央苏区、湘赣、湘鄂赣、赣东北、湘鄂西、琼崖等苏区以及红军、全总、海员总工会、朝鲜族的代表,是从基层起一级一级选举出来的。

选举的筹划与准备

      其实,为使选举广泛、民主,早在1930年9月26日,全苏大会中央准备委员会就颁布了《中国工农兵会议(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苏维埃区域选举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选举的代表名额、选区划分、程序等作出具体规定。
      关于代表比例,《条例》规定:出席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代表,居民每20万人选举代表1人,红军每600人选举代表1人;省一级代表,居民10万人选举代表1人,红军每400人选举代表1人;县一级代表,居民每3000人选举代表1人,红军每100人选举代表1人。同时,《条例》对乡、市苏维埃代表的比例,也作了明确规定。
      《条例》发布后,苏区各地组织了选举委员会,并很快开展了选举工作。选举分5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是宣传动员,努力让工农大众了解《条例》的精神,认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重要性,正确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宣传形式除印发宣传材料外,还组织了宣传队深入乡村厂矿宣传。在这个阶段,毛泽东曾指出:“这种宣传鼓动是选举胜利的先决条例。如果群众不了解选举的目的意义,群众就不会很热心地参加苏维埃的选举,也不会使当选的分子百倍增加他们的勇气。”
      第二步是划定选举单位。工人以生产企业为单位,农民以村为单位,城市划分街道选举。中共苏区中央局特别强调:选举单位尽量要小,确保大多数选民都能参加选举,并使更广大的工农群众紧密地围绕在苏维埃周围。
      第三步是进行选民登记并公布选民名单。在选举开始前的两个星期,由选举委员会按选区进行登记。在选举大会前3天张榜公布名单:用红纸抄写选民名单,用白纸抄写被剥夺选举权的人的名单,群众称其为“红榜”和“白榜”。3天的公榜,让大家检举揭发是否有“白榜”的人写到了“红榜”上。1931年秋,毛泽东将红色政权比喻为金字塔,塔基为红色政权的基层组织城乡苏维埃,选民参加城乡苏维埃的选举,选出自己信任的代表,管理苏维埃,就是用磐石建立坚固的塔基。毛泽东形象地说:“你们看,这个塔脚不都是石头筑的吗?所以这个塔是坚固的,如果掺杂一些污泥浊土进去,这个塔就不会有这样坚固了。我们要建立坚固的苏维埃,就要从不使一个地主富农资本家偷取选举权做起。”
      第四步是推荐并公布代表候选人。候选人名单由党组织在集中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并提交选举委员会。在选举前,选举委员会将候选人名单予以公布,再次征求选民的意见。候选人与应选人采取差额选举办法,如上杭县才溪乡应选代表91人,而候选人则有160人。候选人名单一村贴一张,选民在候选人名字下面打“√”或画“×”,或注“好”、“不好”,“同意”、“消极”等字样,对每个候选人进行评价和讨论。
      才溪乡候选人王保子的名字下面,画了20多个“×”,被撤消了候选人资格;才溪通贤乡的选民,把乡党支部书记和乡苏主席的错误检举揭发出来,群众反映说:乡党支部书记“把13担好田留给自己”,乡苏主席“做募捐工作,没有发布清单,无数算”。这样,两人的候选人资格被取消。瑞金沙洲坝有几个对革命工作消极怠工的候选人,经多数选民的反对而否决。
      第五步是选举。考虑到广大工农群众大都目不识丁,苏区的选举方式主要有举手表决和用黄豆当选票两种。选举时,主持人逐个介绍候选人情况,介绍完一个,选民就用举手或投黄豆的办法进行表决,得票多者当选。
      在苏区时期,乡、市苏维埃的选举是最基本的选举。区、县、省和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代表,分别由下一级苏维埃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实行间接选举。
      工农群众选举产生了各级苏维埃代表,并将自己管理国家的意志通过代表予以实现。当苏维埃代表违背了大家的意愿,选民有权对其监督或召回。
      “一苏大会”后,苏维埃中央政府作出规定,要求“苏维埃的代表应该经常向选民群众作工作报告,征求群众对于苏维埃工作的批评。”“凡是代表有不履行自己的职责,违背选民的意愿及违法乱纪的行为,无论是代表会议,还是原选区选民,均有权撤消其代表资格。”1932年仅瑞金一县,撤换县苏代表3人,乡代表21人,被代表会议开除7人。这一举措,确保了苏维埃代表的质量。

(谢瑞金系江西省瑞金市人大教科文卫办主任,刘良系江西省瑞金市市委党史办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