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928年Fleming首次发现了第一种抗菌药物(青霉素)以来,抗菌药物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发现之一。但是随着耐药细菌的产生,医学家们又面临了抗感染治疗的另一难题——细菌耐药。耐药性的出现无疑成为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感染的最大绊脚石。
细菌耐药性是细菌表现出对抗菌药物不再敏感的现象,导致临床药物疗效降低或治疗失败,是细菌适应环境的一种表现形式。按照发生原因分为天然耐药性和获得耐药性。天然耐药性是细菌的一种自然属性,即菌株天然存在耐药性。然而更多的是获得耐药性,即长期滥用抗菌药物,在抗菌药物的压力作用下,敏感菌株不断被杀灭,耐药菌株就被筛选出来,人为选择作用极大地助推了细菌耐药株的产生。
细菌是随着时间推移而适应的生物体,它们的主要目标是尽可能快地复制、生存和传播。因此,细菌为适应其周围环境,会以保证其继续存在的方式进化。如果有什么物质阻止了它们的生长能力,如抗菌药物,它们就会通过基因修饰等途径产生免疫力,使得它们能够继续得以生存。
细菌产生抗耐药性是自然发展的过程,在产生耐药的多层次原因中,有几个关键要素,主要包括细菌的自然选择、抗菌药物不适当应用、抗菌药物滥用和新抗菌药物的可用性等。
目前临床常见有哪些耐药菌种? 多重耐药菌指对通常敏感的常用的3类或3 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目前临床上常见的耐药细菌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等。
细菌耐药及传播有哪些机制?
1.“正面对抗”——使抗菌药物失活:细菌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使抗菌药物失去活性。
(1)产生蛋白酶降解抗菌药物。 (2)添加或取代活性基团使抗菌药物失活。
2.“步步为营”——细菌利用通用或特异的外排系统将胞内的抗菌药物排出胞外,降低胞内抗菌药物浓度而产生耐药性。
3.“树上开花”——细菌通过改变抗菌药物作用靶位的结构来降低抗菌药物与靶位的亲和力,引起耐药性。
4.“戒备森严”—— 细菌改变自己的细胞膜渗透性或其他特性,使得抗菌药物无法进入细胞内。
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减少耐药细菌的产生?
抗菌药物的使用我们要坚持“四不”原则:1. 不随意买药:多数抗菌药物是处方药物,不能到药店随便购买,而应凭处方购药。2. 不自行选药: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选择哪类药物,需专业医师或临床检验后做出判断,不宜根据广告自行选药。3. 不任意服药:对于家庭小药箱中储备的抗菌药物,要谨慎使用,最好到医院确诊后,根据医嘱服用,千万不要盲目乱用。4. 不随便停药:一旦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就要按时按量服药,以维持药物在身体里的有效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