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速递>安全知识
2025年校园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知识 |
点击率:226 添加日期:2025-06-10 |
美食是生活中的甜蜜点缀,但如果忽视食品安全,这些美味可能变成健康的 “隐形杀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食品安全的奥秘,学会守护自己 “舌尖上的安全”。 一、常见食品安全问题:警惕身边的 “危险美味”
(一)“三无” 食品隐患多 学校周边的小商店里,常能看到包装简陋、没有生产日期、保质期和生产厂家信息的 “三无” 食品。这些食品可能在卫生条件极差的小作坊生产,原料劣质,甚至添加大量非法添加剂。比如色彩鲜艳的 “三无” 辣条,其生产环境可能布满灰尘和细菌,长期食用容易引发肠胃疾病,危害身体健康。
(二)过期食品的陷阱 有些同学购买食品时,没有查看保质期的习惯,一不小心就会买到过期食品。过期的面包可能已经霉变,滋生大量有害微生物;过期的饮料可能发生变质,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食用过期食品,轻则导致呕吐、腹泻,重则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三)高油高糖高盐食品的危害 薯片、炸鸡、糖果等零食深受同学们喜爱,但它们大多属于高油、高糖、高盐食品。长期过量食用,不仅容易导致肥胖,还会增加患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而且这类食品营养价值低,会影响正常三餐的摄入,阻碍身体对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
二、食物中毒的预防:把好 “入口关”,健康伴我行
(一)选购食品要仔细 购买食品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商场、超市或店铺。仔细查看食品包装上的标签,确认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配料表等信息是否齐全。不购买包装破损、胀袋、漏气的食品,对于散装食品,要注意其储存条件和卫生状况。比如购买酸奶,要挑选在冷藏柜中保存,且包装完好的产品。
(二)储存食品有讲究 家里的冰箱不是 “万能保险箱”,食品储存不当也会变质。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比如生肉和熟食不能放在同一层冰箱。蔬菜水果要洗净沥干后再放入冰箱,并且尽快食用。剩饭剩菜要及时冷藏,再次食用前一定要彻底加热,加热时间不少于 10 分钟,确保杀死可能滋生的细菌。
(三)加工食品保卫生 自己动手制作食物时,要保持双手和厨房用具的清洁。切菜板要做到生熟分开,避免将生肉上的细菌带到蔬菜等其他食品上。制作凉拌菜时,蔬菜要彻底洗净,最好用开水焯烫一下,确保去除残留的农药和细菌。烹饪食物时,要保证食物熟透,尤其是肉类、蛋类和海鲜,避免因未煮熟而感染寄生虫或细菌。
(四)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少吃路边摊和流动摊贩的食物,这些食品的加工环境和卫生条件往往难以保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防止手上的细菌随着食物进入口中。不喝生水,要喝经过煮沸消毒的白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
三、食品安全小知识:解锁饮食中的 “隐藏规则”
(一)食品搭配学问大
有些食物搭配在一起,不仅美味,还能提升营养价值,比如豆腐和海带一起烹饪,能让营养互补;但有些搭配却会 “相克”。例如,牛奶和巧克力一起吃,可能会影响钙的吸收;螃蟹和柿子同食,容易引起肠胃不适。同学们要多了解这些搭配知识,让饮食更科学。
(二)认清食品标签秘密 食品标签上的营养成分表是了解食品的 “窗口”。学会看营养成分表,能帮我们选择更健康的食品。比如,尽量选择脂肪、糖分含量较低,蛋白质、膳食纤维含量较高的食品。同时,注意食品标签上的致敏原信息,如果你对某些食物过敏,一定要避开含有相应成分的食品。
(三)慎用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在合理范围内使用是安全的,但有些食品可能添加过量。像颜色过于鲜艳的蜜饯、香味浓郁的果冻,可能含有较多人工合成色素和香精。同学们要尽量选择添加剂少的天然食品,减少摄入潜在风险。
四、卫生安全常识:筑牢健康防护墙
(一)正确洗手有步骤 洗手是预防病从口入的重要环节,但很多同学洗手只是简单冲一下。正确的洗手步骤应该遵循 “七步洗手法”:内(洗手掌)、外(洗手背)、夹(洗指缝)、弓(洗指甲缝)、大(洗大拇指)、立(洗指尖)、腕(洗手腕),用肥皂或洗手液,揉搓时间不少于 20 秒,然后用流动水冲洗干净。
(二)保持餐具清洁 自己使用的餐具要定期清洗消毒,尤其是水杯、饭盒。可以用热水煮沸消毒,也可以使用消毒柜。如果在学校食堂就餐,要注意餐具是否干净,如有污渍或异味,及时更换。
(三)预防肠道传染病
夏季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物,不暴饮暴食。如果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要及时告诉家长和老师,尽快就医,避免传染给他人。同时,保持教室和家里的通风换气,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同学们,食品安全无小事,健康成长是大事。希望大家牢记这些食品安全和卫生安全知识,从每一顿饭、每一份零食做起,把好 “入口关”,让自己拥有健康的体魄,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
0359-6367639 0359-6367068
肖希娟
ycskqyy@163.com
东院:运城市盐湖区禹西路(新中心医院西门对面)
西院:运城市红旗西街297号(西花园对面)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